BEV感知公开课笔记
本文是对2022年3月23日将门创投的公开课分享的笔记记录,主讲人是赵行老师。
简介
BEV感知的定义,是将原本透视视角的感知信息,投影到俯视视角(鸟瞰图,BEV),这里投影并不是结果级投影,而是多个传感器的中间特征投影到BEV,并且在BEV视图进行后续的感知。
关于BEV感知,之前小鹏汽车的技术分享会上,刘兰个川老师就已经指出过这个概念,并且其medium博客上专门介绍了相关的工作,其认为BEV感知会是以后自动驾驶感知的大一统方向,此外,Tesla的AI Day,也是表明了他们使用transformer取代原本的IPM,将多个相机的特征投影到vector space,这些都是BEV感知的例子。
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,以视觉为中心的自动驾驶感知,BEV感知算法。
- 为什么以视觉为中心?
- Under-explored
- 过往有大量的工作被提出,并且携带丰富的语义信息。
- Scalable
- 视觉数据将会是自动驾驶积累最多的数据,并且其数据压缩、存储、传输等算法也较为完善。
- Under-explored
- 过去的研究如何?
- 为什么要用BEV感知?
- 自动驾驶本身就是一个2.5D的问题,其对高度方向上关注度不高,因为车辆默认被定义在地面上运动。
- 一些人为的通过参数标定的投影,会带有一些传感器级别的误差,导致感知结果不精准。
介绍的主要工作
HDMapNet
Motivation
根据环视相机的数据,进行车周围的交通信息检测,比如车道线、路沿等。
对于传统的高精地图的构建,对应的pipeline如下,其需要数据采集车,搭载高线数的lidar、高精度的imu、rtk等,通过在实际道路场景进行数据采集之后,后处理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标注、拼接,以形成高精度地图。后面实际使用时,就可以加载高精地图进行定位了。
这样有三个主要的缺点:
- 整体的pipeline较为复杂
- 人力财力耗费严重,数据标注尤其明显
- 需要不断地进行地图维护和更新,循环往复
因此,以上就是HDMapNet地motivation,其希望将建图地过程转化为感知识别地过程,其将原本冗余地框架进行了简化,并且不需要人工标注,低成本且自动化,并且不需要进行地图更新和维护。
要注意,这里地高精地图并不是整个城市级别的,而是ego周边环境的高精地图的实时构建,是为了满足自动驾驶的需要。
Input/Output
总体而言,输入包括图像信息以及Lidar信息。输出则是矢量化的信息,如下图
Network
具体地HDMapNet的结构如下:
- 首先是encoder,使用一些轻量化的backbone对输入的图片做提取
- 然后是每个相机的视角转换,这里只是说用了一个神经网络,但是没有具体表明,Tesla使用的是Transformer,而毫末智行使用的是常用的卷积,所以这里应该不需要具体指定,实现功能即可。
- 接着是多相机投影,将多个相机的BEV图通过外参投影到一张BEV视图中。
- 最后接BEV的Decoder
如果是Lidar点云,则使用Pillar拍平,然后再使用Encoder-View Transform-Decoder。
具体的Decoder后面接不同的head,比如车道线的分割,实例的分割,以及线段的方向,最后对上述前两种信息进行后处理,得到instance mask,再结合方向,就可以拼凑成矢量化的局部高精地图。
结果
超过了IPM、Lift以及VPR,并且融合激光和相机的效果最优。
DETR3D
Related Work
-
伪Lidar 先预测深度,然后再进行3D的目标检测,两阶段,容易产生累计误差,也就是深度估计不准导致检测框不准
-
将3D检测投影到2D来做,速度快,但是没有利用到3D的几何信息。
Proposed Method
提出的DETR3D有以下几种优点
- 检测过程发生在3D,信息利用更充分
- 没有进行3D世界的预测和重建
- 避免了NMS等后处理的需求。
实验
相比于FCOS3D,有了很大提升,作者给出的原因是,在2D图像中,物体距离ego较近的话,物体大多会被框的边缘截断,所以在3D空间可以明显提升检测的性能。
FUTR3D
针对多种传感器的融合,比如Radar、Lidar以及Camera,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。
Related Work
- MV3D
- F-Pointnet
这些方案都比较依赖于我们对传感器的先验,那么是否有一种方案简单地实现多个传感器地融合呢?
Proposed Method
实验
- FUTR3D可以有效地融合多传感器地优势
- 可以使用4线Lidar+camera达到不错地效果
总结与思考
赵行老师从建图、感知静态目标、感知动态目标三个角度来介绍他们地工作,实际上,对于局部高精地图的构建,貌似Tesla、小鹏、毫末以及赵行老师讲到的,方案都大同小异。而对于静态和动态目标地感知,DETR3D的这种方案的确会有效克服近距离截断问题,尤其是在多挂卡车的感知任务上,而多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融合统一也是之前的一个难点,现阶段貌似Tesla、包括学术界都给出了一些答案。总体来讲,以BEV为中心的感知,的确会相对lidar的感知更具影响力,不过最终到底是lidar量产速度快还是camera算法迭代速度快,就需要我们一起等待了。